在1990年之前, 資訊系統對於製造業內部的管理系統只有物料需求規劃(MRP),以及稍後的製造資源規劃(MRPII). 後來在資訊技術上的演進, 從傳統的Database資料檔轉變成SQL的大量運用, 加上整合了客戶及供應商的相關功能, 成為一個大型的模組, 引導著企業各種作業的標準化流程, 包含了客戶關係管理(CRM)/接單/製造/採購/進銷存/供應鏈管理(SCM)/銷貨/財務會計/電子商務(EC)….等.

1990年之後, 因為傳統的Database資料檔型系統無法跨入千禧年(西元2000年), 維護修改舊系統困難, 導致許多企業因此順勢轉而使用新的ERP資訊系統, 造成了ERP的快速發展.

西元2000年之後, 網路頻寬獲得了快速的進展. ERP快速地採用了WEB的技術, 使得企業外部的供應商與客戶透過PC或各種行動裝置, 也可以及時地存取企業內部的ERP系統, 靈活了資源使用最佳化, 以及各種交易處理的的速度, 並將ERP推進而變成ERPII.

透過如今的ERPII系統, 企業可以結合豐田精實生產的理念, 對整個供應鏈做及時且精確的管理, 並與內部生產製造作業良好地同步, 達成事先規劃與完美控制的製造業管理.